施正荣一直说,他认为未来太阳能行业将进行整合,可能有利于尚德这样的大公司。
产能过剩迫使制造商降低价格,利润率大幅萎缩,导致彭博大型太阳能指数17家企业中的15家出现季度亏损。以尚德电力为首的中国光伏企业供应了全球一半的太阳能电池,多晶硅产能占据全球的45%。
2011年,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下滑59%,至29.28美元/公斤。据中国能源研究所透露,2011年12月中国闲置了近1/3的多晶硅产能,来支撑价格上涨;光伏组件产能过剩在未来5年内将制造商数量从逾300家减至15家。德意志银行太阳能分析师VishalShah称:光伏组件价格已经接近底部。去年,光伏组件价格下滑至毫无利润可赚的水平,迫使制造商纷纷削减产能。Shah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现在仅仅依靠提高产能公司已经无法挣钱。
由于产能不断增长,多晶硅价格将进一步降至20美元/公斤左右。根据彭博统计的数据,2011年光伏组件价格下滑47%而在风力的部分,2011年第四季风力发电产业产值约新台币16.4亿元,较第三季成长1.9%,较2011年同期衰退18.0%。
第二位的风力发电产值为新台币16.4亿元,较第三季成长1.9%。矽晶模组新台币14.7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37.5亿元衰退60.8%。第三位的生质燃料产值为新台币4.0亿元,较第三季衰退23.2%。在太阳能产业,IEK表示,2011年第四季由于受到全球市场不景气的影响,各次产业呈现全面衰退,其中,多晶矽新台币1.1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10.0亿元衰退89.0%。
而在生质能部分,2011年第四季台湾生质燃料产业产值约新台币4.0亿元,较第三季衰退23.2%,较2011年同期成长1.3%。矽晶电池与矽晶圆两者合计占产值九成,其他部分产值所占比例较小。
其次为矽晶圆,占太阳光电产值19.7%。IEK表示,大陆持续对风场开发采取宏观调控,第四季新增装置量较第三季衰退,影响国内厂商产值,不过东元接获越南60MW大型风力机订单已开始生产,弥补中国大陆市场衰退的部分,整体而言约略与上一季持平。矽晶电池新台币156.1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252.4亿元衰退38.2%。矽晶圆新台币43.7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85.2亿元衰退48.7%。
薄膜模组新台币6.3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16.9亿元衰退62.7%。据估计,2011年全年新兴能源产业产值高峰位于第一季,第二季与第三季产值约略为第一季的三分之二,第四季仅约第一季的四成左右。据台湾工研院IEKITIS计划研究显示,2011年第四季新兴能源产业产值估计为新台币242.3亿元,较前一季衰退42.8%,占产值比例逾九成的太阳光电产值为新台币221.9亿元,较第三季衰退44.8%。2011年新兴能源产业产值为新台币1723.9亿元,较2010年衰退19.2%
薄膜模组新台币6.3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16.9亿元衰退62.7%。矽晶圆新台币43.7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85.2亿元衰退48.7%。
2011年新兴能源产业产值为新台币1723.9亿元,较2010年衰退19.2%。第二位的风力发电产值为新台币16.4亿元,较第三季成长1.9%。
IEK表示,第四季生质柴油价格因国际价格上涨,台湾标价成长将近一成,但下游主要厂商采购案数次流标,造成生产厂商减产,产值因而下滑。而在生质能部分,2011年第四季台湾生质燃料产业产值约新台币4.0亿元,较第三季衰退23.2%,较2011年同期成长1.3%。据估计,2011年全年新兴能源产业产值高峰位于第一季,第二季与第三季产值约略为第一季的三分之二,第四季仅约第一季的四成左右。在太阳能产业,IEK表示,2011年第四季由于受到全球市场不景气的影响,各次产业呈现全面衰退,其中,多晶矽新台币1.1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10.0亿元衰退89.0%。而在风力的部分,2011年第四季风力发电产业产值约新台币16.4亿元,较第三季成长1.9%,较2011年同期衰退18.0%。矽晶模组新台币14.7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37.5亿元衰退60.8%。
据台湾工研院IEKITIS计划研究显示,2011年第四季新兴能源产业产值估计为新台币242.3亿元,较前一季衰退42.8%,占产值比例逾九成的太阳光电产值为新台币221.9亿元,较第三季衰退44.8%。矽晶电池与矽晶圆两者合计占产值九成,其他部分产值所占比例较小。
第三位的生质燃料产值为新台币4.0亿元,较第三季衰退23.2%。IEK表示,大陆持续对风场开发采取宏观调控,第四季新增装置量较第三季衰退,影响国内厂商产值,不过东元接获越南60MW大型风力机订单已开始生产,弥补中国大陆市场衰退的部分,整体而言约略与上一季持平。
矽晶电池新台币156.1亿元,较第三季新台币252.4亿元衰退38.2%。其次为矽晶圆,占太阳光电产值19.7%。
台湾太阳光电产值以矽晶电池所占比例最大,占太阳光电产值70.3%目前中国已经正式出台的光伏国家标准已有数十项,但整个产业的标准规范缺失仍超过80%。这位人士解释说,中国光伏电池组件95%出口,所以长期以来都是执行国外标准,比如出口美国的话,就得执行美国的标准,得到UL认证。目前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光伏电池组件的第一制造大国,形成了包括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、组件、应用系统在内的完整产业链。
当被问及光伏电池组件这一环节到底有哪些国标时,这位负责人含糊称,应该有一些国标吧,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企标或者出口对象国的标准生产的。上海太阳能科技公司总经理李红波告诉记者。
国内的光伏标准不完善,甚至是滞后于整个产业发展,与光伏产品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不匹配。在国标没有正式发布之前,生产企业正在执行的大都是企标,企标比起即将发布的国标要更加严格,要求的纯度和转化率更高,此外,由于中国的国标制定比较晚,起点高,所以要求比起欧美等国标准都严。
据了解,该公司正在甘肃张掖建设一个50兆瓦的光伏电站,目前也没有强制性的建设国标,我们就是按照自己的设想建设,至于建成后,谁来检测验收,按照啥标准验收还是个问题。电池组件大多参照国外标准哪有啥自己编制的标准,基本上是参照国外的,达不到国外标准,你就不要在这个圈子里混了。
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如是说。国内某大型光伏电池组件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。多晶硅材料国标或于上半年发布目前,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上游的《太阳能级多晶硅片》和《太阳能级铸造多晶硅块》两项标准已经编制完成。一直说,光伏产业两头在外,电池组件长期出口,这就决定了它的标准也必须是国际化的。
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原秘书长魏启东说。上海普罗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史珺告诉记者,上述两项标准已经通过国标委审核正在公示还没拿到批号,预计2012年5、6月份将正式发布,现在也就是走走程序。
科学规范的质量技术标准,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。厂商之所以要求如此之高的转化率,就是希望卖个更高的价钱。
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委婉地指出,我们的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,又结合中国国情编制而成的,从一开始就跟国际接轨。比如,国外一般要求转化率为10%,我们的国标则要求是14.5%,生产厂商往往会做到16%。
评论留言